舞狮是融武术、舞蹈、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。舞狮的步法完全采用南拳武功之四平马、子午马、麒麟步、跳步、座盘步(即老树盘根)、翻身、翻滚等。这些动作硬桥硬马,刚劲有力,步法稳固,落地生根,凡学舞醒狮者,必须先学南拳,以打基础。舞狮舞醒狮的表演程序是:出洞、下山、**、饮水、采青、醉睡、醉醒、上山、玩球等,其中采青是高潮。
采青”是舞南狮的主题,“青”在舞狮表演时狮子要采撷或捕获的食物。“采青”过程是考验舞狮者的功架、技艺和智慧而设计的一种套路。青的摆设通常用青菜、树叶、红包等吉祥物品。其中采蟹青、桥青、櫈青等是为流行的舞法。“采青”通常经过有寻青、见青、喜青、惊青、探青、弄青、拆青、吃青、吐青、醉青等程序。“采青”历经变化,派生出多种套路,广泛流传。舞狮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,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、高竿狮,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。南狮桩阵套路的舞法是由传统南狮舞法演变过来的。据传说狮子入庙时发现杉木大的香脚,舞狮者以轻功跳上香脚作狮子舞动表演,则为狮子玩桩之源,往后武术也应用为玩梅花桩。
在广东,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,每逢节庆,或有重大活动,必有醒狮助兴,长盛不衰,历代相传。舞狮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,它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,早在一千九百年前,波斯通过了丝绸之路同中国进行了双方的商业贸易,同时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。波斯使者还把狮子等动物运到中国,当时中国中原地带不产狮子,但随着接下来的古代中国与西亚、**等国之间进行友好交往,更多的狮子来到了中国境内。 狮子体型威武,被誉为百兽,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,因此民间对狮子有了亲切感,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,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,造成狮形以**或以**武。
醒狮桩阵套路是在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,桩柱的数量大约有二十条左右,狮子是在地上和桩上完成采青套路,桩阵的设计是模拟狮子在玩耍、寻食时的一些困难来设计的。设计意念是有抽象性的山、岭、岩、溪、涧、水、桥等景和物,形成了传统性、技巧性、艺术性、观赏性等综合的演绎套路。通过在地面或桩阵上腾、挪、闪、扑、回旋、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、怒、哀、乐、动、静、惊、疑八态,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。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,高的桩接近3米,跨度大达3.7米,充分体现了“新、高、难、险”的特色,被誉为“中华一绝”。
广东醒狮舞不单国内有名,且扬名海外,海外的华人华侨均有舞醒狮的习俗。近年华侨、外国人到南海地区的舞狮馆学醒狮、习武者甚众,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艺术的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。我们要尽一切努力,把醒狮这一文化艺术传统发扬光大。
24小时服务热线,13559791010/13559791005(**同号)0769-22688384
下一条:东莞石排明德醒狮团明德舞狮队
【扫码关注我们】